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讲座 >> 正文
【生态与环境讲坛第288讲】榕-传粉小蜂互惠关系的维持机制
王嵘 教授/华东师范大学
2023-06-02 09:00:00
新浦金350vip官方登录B203
主讲人简介:

个人简介:

王嵘,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本科与硕士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博士毕业于英国利兹大学。主要从事动植物互作关系的维持与形成机制研究,并探索人类干扰与全球变化对种间关系维持的干扰模式。主要研究体系为榕与榕小蜂专性互利共生关系以及千岛湖岛屿陆桥生态系统。在上述研究领域内共发表论文30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0余篇。核心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 Ecology and Evolution, Ecology, Trend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Molecular Ecology等重要学术期刊。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荣获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项目资助。

报告摘要:

传粉昆虫与虫媒传粉植物间的相互适应是驱动这两大生物类群多样化的重要机制,但两者相互适应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这主要是由于甄别两者相互适应的特异性状十分困难,因为多方面选择压力使得花性状往往兼顾排斥植食动物和吸引传粉者的功能。专性传粉共生体系中传粉者与植物间长期协同进化形成了许多高度匹配的性状,为解决协同适应问题提供了极佳的研究材料。榕属植物(Ficus)仅依靠专性榕小蜂(Agaonidae)传粉,这些小蜂也仅能利用榕属的隐头花序繁衍后代,幼虫通过吸收植物养分成长,这一高度特化的强制性共生关系通过传粉小蜂识别宿主榕属植物释放的特殊气味以及小蜂幼虫适应宿主植物化学防御得以维系。本研究以榕属植物薜荔(Ficus pumila)及其专性传粉者薜荔榕小蜂(Wiebesia pumilae)为对象,采用多组学分析方法结合生理、分子生物等实验技术,阐明了传粉小蜂识别宿主榕属植物以及幼虫适应宿主化学防御的分子机制。因此,本研究首次将传粉者与植物间的共生关系落实至互作基因水平,为深入研究复杂种间关系提供了范例。


Top